盘亏是指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实存数小于账簿结存量或有账无物的现象。在企业中,盘亏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短缺。造成盘亏的原因可能包括商品在存储、运输过程中的积压、人为疏忽、被偷窃、失窃、被毁损或仓库管理不善导致的丢失,以及记录错误等。
当发现盘亏时,企业应采取以下步骤:
1. 记录盘亏情况,将盘亏的资产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详细记录在盘点盈亏表中。
2. 查明原因,明确造成盘亏的具体原因,如管理失误、自然损耗、变质损坏或盗窃等。
3. 上报审批,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盘亏情况,等待管理层审批。
4. 处理盘亏,根据盘亏原因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如由责任人赔偿的记入“其他应收款”,企业需要承担的记入“管理费用”。
5. 改进措施,研究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盘亏情况再次发生。
盘亏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