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机械计算机时代
时间:1623年——1945年
特点:使用机械装置进行计算,如算盘、机械计算器等。
代表:帕斯卡的机械计算器、莱布尼茨的计算器、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时间:1945年——1958年
特点:使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
代表: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时间:1958年——1964年
特点:使用晶体管替代电子管,体积减小、耗电量降低、可靠性提高、价格下降,运算速度加快。
代表:IBM 7090、贝尔实验室TRADIC计算机。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时间:1964年至今
特点: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更快。
代表:IBM 360、Intel 4004、Apple II、IBM PC。
此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个人电脑(PC)逐渐普及并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功能也更为丰富,如文档处理、图像编辑、数据分析、AI技术等。
建议:
学习重点:了解各代计算机的技术特点、代表性机型和应用领域。
未来趋势: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