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制是指企事业单位在从事特定活动时,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备案材料,并经过审查和公示后,获得备案证明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旨在规范特定活动的管理,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并保障公共利益和安全。
备案制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事业单位用人方式:
备案制是事业编改革之后,对事业编岗位的新称呼。事业单位在招录人员时,不再使用事业编制,但录用后必须报人社、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享受与原在编人员同等待遇。
企业投资项目:
凡不属于政府性资金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企业需向投资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备案方式及所需材料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进出口货物:
从境外进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视同进境而未正式进口,企业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加工区进境(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作货物进(出)境申报。这是相对于正常报关进口的货物的一种备案制度。
法规规章备案:
依照法定程序报送有关机关备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机关应当予以登记。备案登记是备案审查制度的基础性环节,包括报备时限、格式、制定主体、程序等方面的审查。
劳动用工备案:
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备案制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新应聘进入的人员不再拥有编制身份。
总结来说,备案制是一种规范性、透明性较强的制度,旨在通过提交备案材料、审查和公示等方式,确保企事业单位的活动合规、合法,并保障公共利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