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期
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实力膨胀,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
表现:美苏重新划分各自势力范围,重新确定欧亚政治版图,处置战败国,进行军事占领,建立联合国等。
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及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时期
原因:美苏意识到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表现:美国在欧洲对苏联和东欧掀起冷战,在亚洲侵朝、越,干涉中国内政。
美苏争霸时期
原因:赫鲁晓夫上台,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表现:50年代至60年代战略优势在美国;70年代苏攻美守;80年代美攻苏守,最后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两极格局的解体
原因:苏联内部问题,东欧剧变,美国力量相对衰弱,多极力量崛起。
表现: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多极化趋势加强
原因:经济全球化加深国际合作,带动经济区域化,加强政治多极化,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
表现: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