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故事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极度热爱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以下是有关欧阳询的几个故事:
发现索靖石碑
欧阳询在出使归来时,骑马路过一片乱草丛,发现了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石碑。他停下马观赏了很久,不舍离去。走出几里后,他再次返回石碑前,仔细观看并揣摩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住处,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临摹,直到完全掌握索靖草书的笔法,他才满意地离去。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这一故事传为佳话,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刻苦精神。
痴迷“二王”书法
欧阳询特别喜爱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要见到他们的墨迹就会买回来学习研究。他曾花重金购买王羲之传授王献之的《指归图》,并天天观赏研究,常常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他整整学习研究了一个月,直到完全理解《指归图》的精髓为止。
刻苦学习父亲的书法
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欧阳通,在父亲去世后,被母亲徐氏教导要学习继承父亲的书法。徐氏怕儿子懒惰,不肯学书法,就时常给些钱让他去购买父亲遗留下来的墨迹。欧阳通买了这些墨迹后,刻苦学习、临摹,最终继承了父亲的书法,人们称他们父子二人的字为“大小欧阳体”。
形貌与书法
欧阳询虽然形貌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他的书法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唐高祖李渊曾感叹:“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欧阳询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才华,也体现了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品质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