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写作背景

时间:2025-03-09 08:56:26 手机游戏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 道光十九年(183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一年,龚自珍已经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最终得到了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这组诗便被称为《己亥杂诗》。

诗的前两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愁思和豪放洒脱的气概。诗人以“浩荡”形容离愁,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这种离愁不仅来自于对亲朋好友的眷恋,更来自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夕阳西下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使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挥鞭策马,指向东方,即他的故乡所在,这一动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诗的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的高尚情怀。落花并非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滋养着新生的花朵,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无私奉献。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表达了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离愁别绪,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时代变革的浪潮。龚自珍身处封建社会末期,他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时代的印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