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库存金额 + 本期购入金额) / (期初库存数量 + 本期购入数量)
主营业务成本 = 销售数量 × 加权平均单价
先进先出法(FIFO)
主营业务成本 = 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按照存货的先后顺序,先出售先进货的存货
后进先出法(LIFO)
主营业务成本 = 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按照存货的先后顺序,先出售后进货的存货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库存产品成本 + 本月入库产品成本) / (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 本月入库产品数量)
主营业务成本 = 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使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单价 = (期初库存产品成本 + 本期入库产品成本) / (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 本期入库产品数量)
主营业务成本 = 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使用移动平均法计算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 = 期初原材料库存 + 本期购进的原材料 - 期末原材料库存
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 期间工资总额 - 非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 期间制造费用总额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 = 期间间接费用总额
平衡账户法 和 活动成本法
记录相关成本在财务报表上,然后进行汇总统计得出最终的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主营业务成本。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确认主营业务成本,并在月末进行结转。同时,企业还需要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用于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