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原名为“奥托计划”,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该计划于1941年6月22日启动,主要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
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战略目标
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前苏联。
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前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前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
实施时间
计划于1941年6月22日启动,预计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内完成。
进攻路线
德军从波罗的海—喀尔巴阡山一线约1500公里宽的正面上,分北、中、南3路向苏联发动全线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在冯·莱布元帅的指挥下,迅速向列宁格勒推进,企图切断苏联与北方的联系。
中央集团军群在冯·博克元帅的率领下,直扑莫斯科,妄图一举摧毁苏联的政治和军事核心。
南方集团军群则在冯·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下,杀向乌克兰和高加索油田,以获取重要的战略资源。
战术手段
德军采取多种战术,包括空中侦察、夜间突袭、快速推进和集中兵力等。
德军在战争初期推进速度极快,在短短几周内深入苏联领土数百公里。
战争背景
在二战爆发前,德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领土帝国,并试图通过侵略周边国家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和西方盟国联合起来,试图阻止德国的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定采取突袭的方式,从德国北部发起进攻,以打破僵局。
总的来说,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期间德国对苏联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其目标是迅速摧毁苏联的防御力量,占领其首都和重要城市,从而迅速结束战争。然而,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其目标,德国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被迫在1944年6月从苏联领土上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