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发生于 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背景与原因
经济危机与战争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和国内经济危机加剧,导致了对沙皇政府和旧制度的广泛不满和反抗。
二月革命:1917年2月,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但新政府并未解决人民的迫切问题。
布尔什维克党的崛起: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人民不满,发动了武装起义,最终占领了政府机构,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
革命过程
武装起义: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政权建立: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以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组成的苏维埃政府,列宁成为苏维埃政府的领袖。
签订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1918年3月,布尔什维克政府签署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结束了俄国与德国的战争。
影响与意义
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里程碑,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十月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影响了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
国际关系:苏联的成立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和对抗,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纪念日
每年的11月7日被苏维埃政府定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
总的来说,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俄国的命运,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