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史上,存在多个被尊称为“药祖”的人物,具体如下: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他天资聪颖,善于汲取前代和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因其医术高超,众人就用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王逢:
王逢在汉朝建武年间,因母亲重病而采药治病,他尝的百草能治百病,在当地颇有名声。百姓感念他的功德,尊称他为“药祖”,后人在峄山上建药祖庙六处,处处都塑了王逢的形象。
孙思邈:
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也是中医史上唯一一个同时精通中药与针灸的医师。他十分重视前人和民间的医疗经验,用一生的时间,不断走访、记录,然后再结合自己积累的医疗实践,写出了《千金要方》。
神农氏:
炎帝,又称神农,被尊称为“药祖”。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中医史上最早的药学家之一。炎帝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
桐君老人:
桐君老人是黄帝时代的大臣,擅长本草。相传黄帝命其与巫彭一同采药求道。在行至富春江畔的桐君山时,桐君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决定在此结庐而居,悬壶济世,分文不收。他被后世尊称为“中药鼻祖”。
综上所述,中医药史上的“药祖”包括扁鹊、王逢、孙思邈、神农氏和桐君老人等。这些人物在各自的年代和领域都有着卓越的医学成就和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药祖”以纪念他们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