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种类繁多。例如,我国拥有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以及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尽管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奢侈和损失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例如,我国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粮食作物平均水分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形势依旧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资源约束不断加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资源禀赋缺陷明显,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低品位、难选冶矿多;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资源需求刚性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建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奢侈和损失,推广科学的资源利用方式。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这些建议有助于缓解我国资源现状中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