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的格式要求如下:
注释标识符 :注释标识符一般是一个数字,用于指示需要注释的词语或句子。在脚注中,注释标识符应该出现在当前页的底部,注释内容应该在标识符下方排列。在尾注中,注释标识符应该出现在正文相应位置的右上角,注释内容应该在文章末尾排列。注释内容:
注释内容应该清晰、简明地说明需要解释或补充的内容,并引用其他文献或资料,为文章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支持。注释应该与正文分开排列,以便读者更好地区分。
字体和行距
文内注一般用小号字体,穿插在引文后面。注释格式: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代,可以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脚注和尾注的字体通常为中文小五号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9号字体。行距一般采用单倍行距。
序号格式
脚注和尾注的序号应该用①这种格式,序号后空一个字符。
在文中引用时,序号应该与引用内容对齐,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上标注。
注释类型
注释可以分为页末注(脚注)、文末注(篇后注)和文内注(夹注)三类。页末注在正文与注释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称为注线,注释内容排在本页的底部。文末注排在文章之后,并用①、②等标记序号。文内注一般使用小号字体,穿插在引文后面。
引用格式
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时,应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对于期刊论文、报章文章,应注明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刊物(报纸)名、期号(出刊日期)以及页码。对于网络书籍、著作,应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以及页码。引用学位论文时,应注明作者、论文名称、学校名、论文类型(硕士/博士)以及页码。引用网络文章时,应标注作者、文章名、网址以及访问时间。
其他要求
注释内容应准确简洁,防止多义性和错误。简单的代码做简单注释,注释内容不大于10个字即可。持久化对象或VO对象的getter、setter方法不需加注释。
在引用他人观点以支持自己的论述或者需要进一步说明某一问题时,应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需以小五号宋体标注。引用时应尽可能提倡原引,即引用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于转引,则需标明转引文献,以确保引文来源的准确性。
这些格式要求可以帮助你撰写清晰、规范的注释,从而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