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配合公差是指 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是允许间隙到过盈的变动量。它决定了孔和轴配合的精度和性质。以下是一些关于轴承配合公差的关键点:
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
例如,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
对旋转精度和运转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为“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
轻载荷:P ≤ 0.06C
正常载荷:0.06C < P ≤ 0.12C
重载荷:0.12C < P
轴公差带的选择: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时,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时,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
外壳孔公差带的选择: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
配合公差标准
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
跑圈现象
如果轴承与轴、孔的配合公差偏大,为间隙配合,挤压力变小,轴(轴承)会在扭力作用下破坏相互间的静止,产生滑动,发生“跑圈现象”。
跑内圈是指轴承内圈与轴发生滑动,跑外圈是指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发生滑动。
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
加工精度、安装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参数对配合公差有重要影响。
国家有相应的行业标准,达不到标准会影响配合公差,造成轴承跑圈。
材质选择
不同种类的轴承要用相适应的轴承钢制造,保证强度、刚度、耐磨性,减少跑圈的可能性。
润滑脂
润滑脂要适量,否则轴承会发热,影响配合公差和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选择公差等级、公差带、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材质和润滑脂,可以确保轴承与轴、孔的配合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