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瑶台,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圆明园中的一处重要景观,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它始建于雍正初年,当时称为“蓬莱洲”,乾隆初年改称蓬岛瑶台并进行改建。蓬莱瑶台在福海中央作大小三岛,岛上建筑为仙山楼阁之状,其结构和布局是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的。
蓬莱瑶台的主要建筑包括:
1. 宫门3间
2. 正殿7间
3. 殿前东列畅襟楼
4. 西列神洲三岛
5. 东偏殿为随安室
6. 西偏殿为日日平安报好音
7. 东南面有一渡桥,可通东岛,岛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
8. 西北面有一曲桥,可通北岛,岛上建殿宇3间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求长生不老,派方士徐市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访仙境、求仙药。蓬莱瑶台正是仿照李思训的“一池三山”画意建造的,象征着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园盛时,福海端午龙舟竞渡,皇帝率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皇太后及后妃内眷则在蓬岛瑶台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