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小时候:
高斯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计算1到100的和的题目,高斯迅速得出答案是5050,他通过首尾相加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陈景润:
陈景润在大学时生活简朴,为了学习经常一天吃两顿饭,他全身心投入研究,最终在1966年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难题,这一成果被誉为“陈氏定理”。
欧拉:
欧拉9岁时就看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且因为对上帝数星星的问题与老师发生争执而被开除,后来他通过放羊时学习数学,解决了父亲建羊圈的实际问题。
华罗庚: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开始自学数学,最终成为一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包括解决世界级的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
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通过刻苦钻研,首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这一成果在当时是最精确的。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数学家的智慧和才华,也体现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