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经典名句摘抄

时间:2025-03-08 15:51:58 手机游戏

《娱乐至死》是一部关于媒介和文化影响的经典著作,以下是一些书中的经典名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勤奋好学出成才,安图享乐自颓废

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尼尔·波兹曼。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波兹曼。

上帝偏待的是那些拥有能够娱乐他人的才能和技巧的人。——波兹曼。

在制造分秒的时候,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开来,并且使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独立存在的。

你根本不可能用烟雾表现哲学,它的形式已经排除了它的内容。

电视无法表示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

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书写会带来一次知觉的革命:眼睛代替耳朵而成为语言加工的器官。

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

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事物。

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他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形式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种文化却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

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还应该加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上帝创造了什么? 一个住满陌生人的社区,一个破碎而锻炼的世界。

生活不是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能在途中偶尔看见一些花朵,会使旅途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

无法察觉谎言的社会是没有自由的。

如果我们放弃了家庭,我们生命中至关重要东西就会丧失了。

零星破碎的信息无法汇集成一个连贯而充满智慧的整体。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种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是一场滑稽戏。

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文化不会因为假信息和错误观点而灭亡。

历史的消失根本不需要如此残酷的手段,表面温和的现代技术,通过为民众提供一种政治形象,瞬间快乐和安慰疗法,能够同样有效的让历史销声匿迹,也许还更恒久,并且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所说的:“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

有时是得大于失,有时是失大于得。我们在或毁或誉时要十分小心,因为未来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印刷术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

31. “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的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