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排污行为必须造成了实际损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等。
侵权行为的违法性:
排污行为违反了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所述,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意味着损害是由排污行为引起的,而非其他原因。
行为人有过错:
排污者在实施排污行为时是否有过错,如故意或过失,也是判断其是否应承担责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环境质量标准也可以作为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之一。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是判断环境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在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法院通常会参考环境质量标准来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并据此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主要是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同时,环境质量标准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