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的例子包括:
齐白石: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面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李四光: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时,经常用石头做枕头睡觉,一旦被石头硌醒,马上又开始工作。
鲁迅: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写作上”,从而一生著作颇丰,成为一代文坛巨匠。
陈景润: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十分珍惜时间,他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间表,把一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读读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门外语的单词,就是这样掌握的。
歌德:
德国的大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歌德写出了《浮士德》、《葛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世界名著。他从不肯白白浪费时间,曾经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到充裕的时间。”
富兰克林:
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为自己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五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做了什么好事?”
司马光:
司马光的爸爸为了激励儿子学习,经常对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司马光非常勤奋,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几乎都是在学习了。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用圆木头做枕头,从而从睡觉中挤出更多的时间来看书。
列宁:
列宁非常珍惜时间,当一位同志向他汇报工作并询问何时开始时,他批评说:“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
达尔文:
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一书时,经常昼夜不眠,没有一夜超过五个小时,即使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仍然坚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直到临终前两天都未间断。
董遇:
董遇擅长研究《老子》和《春秋左氏传》,他利用“三余”时间进行学习,即冬天、夜晚和阴雨连绵的日子,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
徐特立:
徐特立非常珍惜时间,他守时不违,开会必准时到达,与人约会,必按时赴约,如有改变,必定先通知。他认为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这些例子表明,珍惜时间对于个人的成功和成就至关重要。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人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