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是中国古代一种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谐美,藻饰华丽的文体。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骈文代表作品:
《滕王阁序》:
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文章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抒发作者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其中名句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哀江南赋序》:
庾信创作,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全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自己悲苦欲绝的隐衷。
《答谢中书书》:
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创作的一篇山水小品,也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其中名句有“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等。
《芜城赋》:
鲍照创作,描写了广陵城(即芜城)昔日的繁荣昌盛与战后的荒芜破败,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争残酷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和声律,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情和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