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规范包括以下要点:
自由下落高度限制
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若超过3米,必须采取措施,如使用串桶或溜管等。
分层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振捣与压实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浇筑顺序与连续性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观察与修正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养护
浇筑完成后必须做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能低于7天。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洒水。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
其他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浇筑。模板内德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乳痈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离析、冷缝和其他潜在的质量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