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严于律己,坚守道德原则。以下是一些现代人慎独的例子:
王顺友
王顺友是一位普通的乡村邮递员,他在20年的时间里独自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慎独”,即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守职责,做到最好。
陈行甲
陈行甲是一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他始终表里如一、清廉为官,始终保持质朴的个性。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公益活动中,他都能做到“慎独”,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叶存仁
叶存仁是一位清代官员,他在从政30余年的时间里,甘于淡泊,从不苟取。在离任升迁之际,僚属们为送他礼物,特意在深夜送来,但他将礼物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表达了自己不畏人知,只怕己知的决心。
杨震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他在赴任东莱太守时,拒绝了王密夜晚送来的十斤黄金,并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体现了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道德原则,做到“慎独”。
许衡
许衡是元代大学者,他在逃难途中,面对路边的梨树,尽管大家都去摘梨解渴,但他坚决不摘,并表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显示了他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
这些例子表明,慎独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到严于律己,这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