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论文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标题除外。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
按“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格式。
摘要:
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为主语,字数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
列出3-5个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引言:
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正文:
包括引言、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
: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论:阐述论文的核心观点、理论依据、实证分析和论证过程。
结论:总结全文,提出研究的主要结论。
注释:
对论文中的特定内容进行解释或说明。
参考文献:
列出论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资料,格式要符合学术规范。
谢辞:
对参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表示感谢。
附录:
如有必要,可以附上相关的研究工具、原始数据等。
格式要求 字体与字号
行间距:全文行间距设置为1.5倍。
纸张与边距:纸张大小为A4,上下左右边距均为2.5厘米。
段落: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落间无需空行。
层级:论文分为三级,一级为“一、”,二级为“(一)”,三级为“1.”。
图表:图表需清晰、规范,编号和名称应置于图表下方,图表中的文字字号可比稍小,但不得小于五号字。
公式:公式应居中排列,编号置于公式下方,公式中的文字字号可比稍小,但不得小于五号字。
其他注意事项:
论文应使用规范、通顺的中文,避免使用口语、方言或非专业的术语。
论述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避免冗长和重复。
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成果时,需要注明出处,遵循学术规范。
以上是中国法学论文的一般格式和要求,具体格式可能会因期刊或学术机构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在撰写论文时,建议仔细查阅目标期刊或学术机构的投稿指南,以确保格式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