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消毒记录表时,应确保表格的标题、日期、消毒人员等基本信息填写准确无误。然后,按照表格中的要求,逐项填写消毒项目、消毒方法、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等相关信息。在填写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每次消毒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消毒物品的名称。同时,还要注明消毒结果,如合格、不合格等,并在备注栏中记录任何特殊情况或异常情况。填写完毕后,要及时签字确认,并保留好记录表作为备案和追溯使用。
具体填写内容如下:
消毒对象:
填写需要消毒的具体物品或区域,如操作台、剪子、镊子、棉球缸、室内公共区域、门窗把手、桌椅、楼梯扶手、室外区域等。
消毒剂名称:
填写使用的消毒剂名称,如84液、戊二醛、含氯消毒片、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等。
消毒剂量:
记录消毒剂的使用量,如84液的浓度一般为250-500mg/L。
消毒方法:
记录具体的消毒方法,包括浸泡、高温高压、紫外线照射、喷洒、擦拭等。
消毒时间:
记录消毒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确保记录消毒的持续时间。
消毒人员:
填写执行消毒操作的人员姓名。
消毒结果:
记录消毒是否合格,并记录任何特殊情况或异常情况。
备注:
在备注栏中记录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如消毒过程中的特殊情况、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签字确认:
填写完毕后,消毒人员和监督人应及时签字确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消毒记录表的填写完整、准确,便于后续的备案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