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的名言和故事

时间:2025-03-07 19:03:42 手机游戏

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故事如下:

名言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孟德斯鸠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

“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陆贽传》

故事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妻子去市场,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哄他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后,曾子真的要杀猪。妻子阻止说:“我只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说:“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孩子还小,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对孩子,也要言而有信。

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华盛顿与樱桃树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族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微风吹得它轻轻摇晃。小乔治举起小斧头,用力向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声,樱桃树应声倒下。小乔治高兴地跳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棒极了。他的父亲看到了这一切,走过来,问:“是你砍倒的樱桃树吗?”小乔治有点紧张地看着父亲,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说:“爸爸,是我砍倒的。”父亲听了,不但没有责骂他,反而高兴地笑了,说:“好孩子,你真勇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名言和故事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立身之本、交友之基。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