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著名思想家,也是孔子的高才弟子,以孝悌和诚信著称。以下是关于曾子的几个著名故事:
曾子烹猪
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哭闹的儿子,承诺回来杀猪给他吃。妻子回来后,曾子真的准备杀猪,妻子觉得只是玩笑,但曾子认为对孩子失信是不可以的,于是坚持杀猪并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这个故事体现了曾子对诚信的重视,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
曾子避席
曾子有一次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关于古代圣贤之王的德行和理论。曾子听后,立刻从坐席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说自己不够聪明,请求孔子教导。这个故事展示了曾子对孔子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望。
啮指痛心
曾子采薪山中,家中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便咬破自己的手指。曾子感到心痛,知道是母亲在召唤他,便迅速回家。这个故事表现了曾子对母亲的深厚孝情和心灵感应。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曾派人给曾子送封邑,希望他接受以改善生活。曾子不接受,认为接受封邑会受到别人的骄慢,而自己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孔子听说后,赞扬曾子能保持气节。
曾子三省吾身
曾子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师长的传授是否复习。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是曾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
曾子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他的孝道和诚信,还展示了他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