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物理过滤和吸附作用。它通过多层不同颗粒大小和密度的过滤介质组合,实现对水中杂质的逐级去除。具体原理如下:
分层过滤:
多介质过滤器内部填充了多种过滤介质,这些介质按照颗粒大小、密度等特性进行分层排列。通常,顶层的滤料颗粒较粗,底层的滤料颗粒较细。这种分层结构有助于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铁锈等较大颗粒杂质,同时也有助于去除细菌、色度、异味等较小颗粒杂质。
吸附作用:
在过滤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被滤料表面的吸附作用截留。不同滤料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例如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这些滤料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机械阻流作用:
当原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料层时,水中悬浮物受到滤料表面的机械阻流作用,从而被截留在滤层表面。随着水流进入滤层中间,由于滤料层中的砂粒排列更紧密,水中微粒有更多的机会与砂粒碰撞,导致水中凝絮物、悬浮物和砂粒表面相互粘附,从而进一步截留杂质。
反洗过程:
为了保持滤料层的清洁和过滤效果,需要定期进行反洗操作。反洗时,水流逆向通过滤料层,使滤层膨胀、悬浮,借助水流的剪切力和颗粒的碰撞摩擦力清洗滤料层,使滤层内的污物脱离并随反洗水排出。
通过以上原理,多介质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细菌等多种杂质,使水质得到显著改善,适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工艺。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料组合和过滤层设计,以确保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