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技术意识
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具备技术的敏感性和责任感,能够对技术领域的影响进行理性分析。
工程思维
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
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要素分析和整体规划。
运用模拟和简易建模等方法进行设计,并能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创新设计
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问题解决过程。
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创造性构思方案。
进行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
综合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图样表达
运用图形样式对技术对象进行描述和交流。
识读常见技术图样,如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
使用手工或设计软件绘制简易图样,实现思维转换。
物化能力
将设计构思转化为实际物品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将技术方案变为现实。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技术领域的学习和实践,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素养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