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也称为漏电电流,是指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包括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当用电侧发生事故,电流从带电体通过人体流到大地时,主电路进出线中的电流I相和I中的大小不相等,此时电流的瞬时矢量合成有效值即为剩余电流。
剩余电流的产生原因包括:
1. 建筑物内的导线使用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破损。
2. 建筑物内导线安装施工不规范,导线不穿阻燃管,直接埋于墙内或置于桁架上。
3. 电路设计缺陷、设备老化或损坏、电路过载或短路等。
4. 线路和电气设备长期处于潮湿空气环境下。
剩余电流的危害包括:
1. 浪费能源。
2. 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为未被消耗的电流可能会残留在设备或插座中,导致触电事故。
为了防止剩余电流带来的安全隐患,通常采用接地保护装置将剩余电流引入地线,从而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电路进行改造或维修,以消除剩余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