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短篇小说《有声电影》是一篇充满幽默与讽刺的作品,通过描述一家人去观看有声电影的经历,巧妙地揭开了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的神秘面纱。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
1. 时代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尚未普及。老舍通过这篇文章,不仅让读者了解到有声电影在当时的新鲜感,还通过这一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人物刻画
二姐:二姐是一个充满市侩气的小市民形象,她对有声电影有着自己错误的理解,以为有声电影就是电机声特别响亮或是台上巨吻台下掌声发狂。她的这种盲目从众和自大的态度,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对新事物的无知和误解。
二姥姥:二姥姥是家里辈分最高的人,但她的行为和思想却显得颇为迂腐顽固,不通外界变化。她的“有志”向前迈步,实际上却显得滑稽可笑,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喜剧效果。
其他家庭成员: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等家庭成员,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行为,他们的互动和冲突构成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3. 情节结构
文章分为准备去看电影前、在电影院和看完电影后三部分。通过这一结构,老舍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有趣的情节,使得整个故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准备阶段:一家人原计划早早去电影院,但由于各种状况百出,导致出发时间一再推迟,最终三点一刻才到达电影院。这一部分通过一系列琐事,生动地描绘了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生活状态。
在电影院:到达电影院后,一家人由于不熟悉电影院的环境,造成了种种混乱,不仅影响了其他观众,也引来了电影院工作人员的抱怨。这一部分通过夸张的描写,增强了故事的喜剧效果。
看完电影后:电影散场后,一家人仍然对有声电影一头雾水,甚至误以为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是电影制作出来的效果。这一部分通过幽默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
4. 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风格质朴幽默,他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文章中的对话和描写,既具有生活气息,又充满了幽默感,使得整个故事读起来轻松愉快。
5. 主题思考
通过这篇文章,老舍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有声电影在当时的新鲜感,还通过家庭成员的反应和行为,反映了社会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文章也讽刺了那些对新事物缺乏了解和盲目从众的态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结
《有声电影》是一篇充满幽默与讽刺的短篇小说,通过老舍质朴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一家人观看有声电影的经历。文章不仅具有时代背景,还通过丰富的人物刻画和情节结构,展现了老舍独特的幽默感和深刻的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