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薪资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制度工作时间及工资折算
年工作日:365天 - 104天(休息日) - 11天(法定节假日) = 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 ÷ 4季 = 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 ÷ 12月 = 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 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 - 104天) ÷ 12月 = 21.75天
工资支付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延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工作: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病假工资:一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婚假、产假等期间工资照发
工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最低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这些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薪资计算方式和保障,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