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坍落度是 衡量混凝土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具体来说,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从塌落度筒中脱落后,其最高点与筒底之间的高度差。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包括:
级配变化:
骨料的粗细程度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流动性。
含水量:
水分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聚性。
衡器的称量偏差:
如果称量不准确,会影响混凝土的配比,从而影响坍落度。
外加剂的用量:
外加剂的使用会改变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
水泥的温度:
水泥的温度会影响其水化反应速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根据坍落度的大小,混凝土拌合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50mm
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在100~150mm之间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在50~90mm之间
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在10~40mm之间
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的步骤通常包括:
1. 选择合适的塌落度筒并准备必要的辅助工具。
2. 将混凝土样本填充到塌落度筒中,并确保表面平整。
3. 提起塌落度筒,使混凝土自由塌落。
4. 测量混凝土塌落后的高度,即为坍落度。
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进行选择,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