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地貌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地球内部和外部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的变形或位移,以及这些变形和位移如何影响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指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主要包括褶皱和断层两种类型:
褶皱
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类型: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石中间老、两翼新。通常形成山岭。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石中间新、两翼老。通常形成谷地。
断层
概念:岩层断裂错位。
类型:
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
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凹陷谷地。
地貌
地貌是地球表面由于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形态。构造地貌是在地质构造基础上形成的地表形态,主要包括:
背斜地貌
背斜山: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向斜地貌
向斜谷: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向斜山:向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断层地貌
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等,由于地垒形成。
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等,由于地堑形成。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岩层弯曲形态法:
适用于判读地质剖面图,岩层向上弯曲的构造为背斜,向下弯曲的构造为向斜。
岩层相对运动法:
适用于地质剖面图,看是否存在明显的断面或同一岩层的水平或垂直位移。
岩层新老关系法:
适用于水平地质图,水平方向上,地层由中间向两侧变老的地方为向斜构造,反之则为背斜构造。
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研究对于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背斜构造良好的地区适合建储油、气构造和隧道,而向斜构造则适合建储水构造和基础工程。断层活动频繁的地区需要避开,以防止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
综上所述,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密切,地质构造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而地貌则是地质构造在外力作用下的表现形式。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和地貌,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