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曲10首史上最伟大的进行曲

时间:2025-02-14 23:46:02 单机游戏

《拉德斯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

这首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全曲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地走过大街。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威风凛凛进行曲》- 埃尔加

本曲以一个短小的引子作为开始,接着,华丽而威风凛凛的主部主题强有力地呈现出来。与主题形成巧妙对照的是乐曲中段那具有民谣之美的旋律。埃尔加这部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中段。这一旋律不仅被爱德华七世用作《加冕颂歌》,英国作家豪斯曼还为此写了抒情诗《希望和光荣的国土》。可以说,这段旋律在英国的地位,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

《军队进行曲》- 舒伯特

作品作于1822年前后,是舒伯特所作的许多钢琴联弹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这首作品除了具有一般进行曲的典型节奏,更富于引人入胜的优美旋律,清新自然的和声织体和色彩斑斓的转调手法,“舒伯特风格”十分明显,这一切使得它成为通俗钢琴曲中出类拔萃的不朽之作。

《马赛曲》- 法国国歌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是自由的赞歌——马赛曲。拿破仑·波拿巴在1804年称帝之后下令取消《马赛曲》国歌地位,但是并没有禁止该曲;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改国歌为《法兰西王子返回巴黎》;1830年爆发七月革命,在巴黎战斗的街垒上《马赛曲》重新响起;1879年,法国政府重新定《马赛曲》为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国歌

该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凯旋进行曲》- 威尔第

《凯旋进行曲》又称为《大进行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居塞比·威尔第所作,是四幕歌剧《阿伊达》第二幕第二场达拉斯凯旋时的音乐。后来,被后人改编成管弦乐曲和管乐合奏曲,称为《大进行曲》或《阿伊达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瓦格纳

《婚礼进行曲》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庄严肃穆。

《婚礼进行曲》- 门德尔松

《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所作序曲《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欢快激情。按照西方的传统,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布基上校进行曲》- 亚尔福特

波基上校进行曲,又称作布基上校进行曲。英国作曲家奥尔福德作于1914年,铜管乐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作者奥尔福德擅长写作进行曲,所作的进行曲发表时常以弗雷德里克·约瑟夫·里基茨为笔名。他一生作有大量进行曲,唯有本曲最为流行,曾被获1957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桂河大桥》用为插曲,因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进行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鼓舞人心的旋律,常用于各种重要场合和庆典。

这些进行曲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各自的国家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胜利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