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教育名言主要围绕爱心、尊重、教育方法和心灵沟通等方面展开。以下是一些李镇西的教育名言: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童年,但我们可以让童心伴随我们终生。
我们的班级生活应该为孩子们留下温馨的记忆。
做最好的班主任。什么是最好?通俗地讲,就是你和学生之间难舍难分。
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
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
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
每一个老师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魅力,因而使自己的工作也拥有别样的美丽。
我坚信: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育,离开对心灵的触动,就不可能有成效。
有时候教育不仅需要感染,也需要克制,需要退让,需要妥协,这是更深意义上的尊重。
个人的最高判官只能是自己的良知,进而随时自己提醒自己、鼓励自己、追问自己、期待自己。
在培养仁者的同时,还要培养智者。只有仁者和智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强者。
经验的学习如同玫瑰的移植,要结合自己的土壤,而不能简单地挖过来栽种。
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
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
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滋润与人格的感染,所以它并不只是讲台上的事,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共同的喜怒哀乐甚至摸爬滚打。
童心和爱心,是每一位教育者铸造事业大厦的基石。
优秀的教育应该学会并善于运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
人生最美的境界,是将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最后又成了自己的事业并取得了成就。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
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
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让他们能够在讲演中在作文中酣畅淋漓地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
鼓励学生创造,让他们能够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胆略与能力。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培养”,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民主教学的氛围。
31. 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32.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教育上,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水,也互为鹅卵石的。
33. 教育的确为了将来的幸福,但真正的幸福现在的每一天。
34. 爱心和民主,是李镇西教育思想的核心。
35. 对后进生的辅导是教师心灵和行为的付出,即使白费力气,也要尽力而为。
36. 无论做啥事,都要往积极方面去想。
37. 教育需要民主,李镇西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个性。
这些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