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意识与无意识三大类。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三方面。
认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感觉是人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和提取过程;思维是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组织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情感过程:
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体验或感受,如喜怒哀乐等。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过程:
是人脑在认知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下,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个性倾向性:
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
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自我:
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包括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观察法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人们的态度、信仰、价值观等。
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还关注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机制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