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概括

时间:2025-02-14 01:04:13 单机游戏

智取生辰纲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出自该小说第十六回的后半部,由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故事讲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该情节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小说也自此揭开了起义农民大规模联合反抗的序幕。

故事背景

杨志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护送生辰纲的重任,他处处小心,开始趁凉行路,后来到了荒凉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热时赶路。在途中,他的军汉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在酒中下药,晁盖等人扮成行商的客人,用计夺取了生辰纲。

故事过程

杨志的押送:

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可以说是处处小心,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而且对手下“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吴用的计策:

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药。晁盖等人扮做行商的客人,用计夺取了生辰纲。

智取行动:

当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出现了,他们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然后,由白胜挑着满桶诱人的白酒(此时尚未下药)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

故事意义

智取生辰纲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这个故事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小说也自此揭开了起义农民大规模联合反抗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