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1837年10月10日—1917年1月9日),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反清起义到抗日保台,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怀。
早年经历与起义
刘永福出身贫寒,8岁时因家破人亡,随父母流浪至广西上思县平福乡。1857年,20岁的他加入天地会起义,投身于反清组织三合会,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1864年,他率200余人加入吴亚忠部,以七星黑旗为队旗,称黑旗军。
抗法援越
1867年,刘永福进入越南,进据保胜,扩充队伍。1873年,应越南国王阮福时的邀请,率黑旗军抗法,击毙法军头目安邺,被越王封为兴化保胜防御使。1883年,他再次援越抗法,在河内城西击毙法军统帅李维业,被封为三宣提督。
甲午战争与抗日保台
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刘永福奉命帮办台湾军务,驻台南。次年,在反割台斗争中,他被推为全台抗日首领,在彰化、嘉义等地抗击日军,因粮尽援绝,弃军内渡厦门。
晚年
1917年1月9日,刘永福去世于钦州,享年80岁。他因抗法援越和抗日保台的功绩,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
人物评价
刘永福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其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中国人。
争议与补充
关于刘永福的“临洮大捷”,有学者主张在宣光之战结束后,法军继续向滇军发动进攻,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初八日在临洮地方被刘永福指挥的黑旗军以及岑毓英麾下的滇军击溃,取得了所谓“临洮大捷”,收复十多个州县。
刘永福的故事,是一部充满传奇和奋斗的历史长卷。他的一生,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捍卫。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