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这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它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理论,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变革。
建议:在学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形态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家的思想来进行理解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每种形态的特点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