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X20
采用十核心设计,但表现不佳,被用户戏称为“一核有难,九核围观”。
骁龙810
被称为“火龙810”,发热量极大,降频严重,实际表现不如上一代的骁龙801。
骁龙615
与骁龙810同期产品,采用28nm工艺,同样存在功耗高的问题。
天玑7050
基于2021年芯片底子,定位拔高但性能不足,双大核体系在2023年千元手机市场已显得不够用。
骁龙888处理器
被称为“火龙”,CPU单核功耗突破4W,存在发热严重、掉帧等问题。
骁龙8Gen1处理器
虽然是骁龙888的升级版,但功耗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存在发热、掉帧等问题。
骁龙680 和 骁龙695
性能较低,市面上仍有不少机型搭载,但价格较高且性能已过时。
麒麟980
虽然曾造就了很多“钉子户”机型,但长久来看已顶多作为备用机,主力机使用勉强。
天玑700
性能相当于骁龙720G,属于入门级水准,性能方面不如人意。
这些芯片在性能、功耗控制或市场表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建议在购买手机时避免选择这些芯片的机型。如果对性能有较高要求,可以考虑其他更先进的芯片,如骁龙8Gen2、天玑92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