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组织
设立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机动车辆的管理。
明确车辆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发放车辆通行证、领导车辆管理、违章查处等。
聘请专业机动车辆管理人员,负责机动车辆的管理工作。
车辆进出厂区管理
按照厂区内极限车速规定,限制机动车辆速度。
建立进厂区和出厂区的检查站,实行车辆通行证制度,所有车辆均须在检查站检查备案并领取通行证后方可通过。
尽可能地采用智能管理技术,如电子识别技术等,方便车辆进出厂区,并提高管理效率。
机动车辆维护管理
机动车辆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查包括刹车、驾驶室锁、轮胎、照明设备及信号器等部件。
区分不同车辆的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和周期。
确保驾驶人员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维护有自觉性,坚持安全第一,做到严格遵守交通规定。
加强驾驶员培训和交通安全宣传
制定和推行交通安全培训计划,针对驾驶员进行机动车辆安全驾驶、交通法规、事故处理等多方面的培训。
通过员工宣传、安全提示栏等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维护工厂安全、外部驾驶员注意事项等。
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强化车辆管理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紧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对机动车辆违章行为及时处罚,对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并采取急救措施及时处理。对于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实施妥善的应急措施。
监督和检查
建立匿名举报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相互之间进行检查、交流和借鉴,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技术要求
车辆应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
车辆的液压系统应管路畅通,密封良好;操作杆无变形,无卡阻;分配器元件配合良好,安全阀动作灵敏可靠;工作部件在额定速度范围内不应有爬行、停滞和明显冲动现象。
其他规定
车辆发动机应安装牢固可靠,动力性好,运转平稳,无异响,起动和停机性能良好。
发动机起动系、点火系、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应机件齐全,性能良好,安装牢固,线路、管路不磨碰。
车辆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右各不得大于30度。
车辆转向应轻便灵活,行驶中不得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在平地上行驶时,车辆不应有明显的跑偏现象。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培训,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