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符号是用于在图纸上表示焊缝类型、形状、位置及焊接方法等信息的专用符号。它们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指引线:
通常由带有箭头的指引线和一条基准线组成,用于指示焊缝的位置和方向。
基本符号:
表示焊缝截面形状的符号,如I形焊缝、V形焊缝、带钝边V形焊缝、角焊缝、封底焊缝等。这些符号在图纸上用粗实线绘制。
辅助符号:
用于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如焊缝表面平齐、凹陷、凸起等。
补充符号:
用于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如坡口角度、坡口面角度、根部间隙等。
焊缝尺寸符号:
用于标注焊缝的尺寸,如长度、宽度等。
焊接方法符号:
用于表示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气焊等,并标注在指引线的尾部。
根据国家标准GB/T 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的规定,焊缝符号的标注应遵循以下规则:
基本符号与基准线的相对位置应根据焊缝在接头的位置来确定,箭头侧在上,非箭头侧在下。
辅助符号通常用于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但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
补充符号用于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如坡口角度、坡口面角度、根部间隙等,并标注在基本符号的上侧或下侧。
纵向尺寸标注在基本符号的右侧,坡口角度、坡口面角度、根部间隙标注在基本符号的上侧或下侧,相同焊缝数量标注在尾部。
当箭头线方向改变时,上述规则不变。
通过这些符号和规则,焊缝符号能够清晰地传达焊缝的详细信息,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