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编号的编制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确定资产类别
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类,例如房屋、设备、家具等。
制定编码规则
确定编码的位数,例如11位。
第一位固定为M或其他标识符。
第二、三位为资产大类代码。
第四位到第七位为资产购买时间段。
第八到第十一位为序列号。
分配唯一编号
对于每件资产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可以使用字母、数字或两者的组合。
记录详细信息
在分配编号时,记录资产的详细信息,如名称、购买日期、型号等。
便于管理和识别
编码应具有系统性,方便分类和识别。结构应简单明了,数字较少,便于记忆和使用。
条码和编号关联
在创建固定资产时,可以将条码设置为固定资产编号,确保条码与固定资产编号一致,便于管理和追踪。
扩展性和维护
编码系统应便于未来新增资产,保持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示例
假设一家公司购置了一台打印机和一台电脑:
打印机可以命名为DYJ,电脑命名为DN。
按照1-15的顺序编号,电脑的编号为DN-01,打印机的编号为DYJ-01。
其他规则
资产分类号+入账年月+5位资产数量号:例如,2017年10月份购置了7张办公桌,入账日期为2017年12月,则固定资产编号(条码号)为601010120171200001。
6位字母加数字的格式:例如,综合管理部2014年7月1日购置显示器,则编号为4 14 07 001。
4层8位数字代码:例如,综合管理部2014年7月1日购置显示器,则编号为4 14 07 001。
建议
系统性:确保编码系统按照资产类别进行分类,便于识别和管理。
唯一性:每个资产编号必须是唯一的,避免重复。
适用性:编码应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
效率性:编码规则应简洁高效,便于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资产编号系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