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表示处所
“于”可以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构成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作补语,可译作“在”“从”“到”。例如:“其一犬坐于前”。
表示时间
“于”也可以表示时间,构成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作补语,可译作“在”。例如:“至于夏水襄陵”。
表示对象
“于”用于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构成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作补语,可译作“向”“对”“对于”。例如:“告之于帝”。
表示比较
“于”用于形容词之后,引入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例如:“皆以美于徐公”。
表示主动者
“于”用于被动句动词之后,引入动作的主动者。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
表示承接或因果关系
“于”可以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相当于“于是”,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表示被动
“见于”表示被动,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些用法涵盖了“于”在文言文中的主要功能,帮助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