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用子程序的编制方法如下:
确定工件坐标系
确定工件的起点和方向,这可以通过设置坐标系原点和坐标轴方向来实现。
设置螺旋参数
根据螺距要求,设置螺旋的半径、起点和终点,以及螺旋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编写插补指令
根据螺旋参数,使用G代码(如G02和G03指令)来实现螺旋运动。
设置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
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使用F指令设置进给速度。
编写子程序
子程序应包含螺纹加工的详细参数,如外径、内径、螺距、牙深、螺纹刀宽等。
子程序应使用相对坐标编程,并定义每次进刀和退刀的Z值增量。
调用子程序
在主程序中使用M98指令调用子程序,并指定子程序号和重复次数。
主程序与子程序的协调
主程序应负责调用子程序,并在子程序执行完毕后返回到主程序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示例
子程序(G32):
```
G0W-0.05; % Z方向每次增量进刀0.05mm
G32X8F10; % 开始螺纹加工,X向加工至X8,螺距为10mm
G0W5.5; % 螺纹加工至终点坐标时向Z正方向增量退刀5.5mm
X150; % X方向正向退刀至循环点
W-5.5; % Z方向增量进刀5.5mm
M99;% 子程序结束返回主程序
```
主程序:
```
M03 S300;% 主轴正转,每分钟300转
G0X250Z100; % 到换刀点调1号刀,主轴正转,300r/min,X150Z0.3M8
M98P1314L110;% 调用子程序1314,加工110次
G0X250Z100; % 螺纹加工结束退刀至换刀点
M30;% 程序结束复位并返回到程序头
```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编制出螺纹用子程序。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机床和加工材料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