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车处理程序可以总结如下:
发现晃车
列车司机在运行途中发现晃车时,应立即减速运行并向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报告晃车地点及晃车时列车运行速度。待本列无异常状况后,恢复常速运行。
报告与通知
车站值班员在接到晃车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
如果晃车时列车运行速度为160 km/h以下,列车调度员立即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停车,不再向该区间放行列车,并通知工务部门。根据工务部门上道检查的申请,及时发布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 km/h及以下的调度命令后,准许上道检查。
如果晃车时列车运行速度为160 km/h及以上,列车调度员应向后续首列发布限速120 km/h的调度命令,限速位置按司机汇报的晃车地点前后各1 km确定。列车通过晃车地点后,司机应立即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运行情况。若仍晃车,列车调度员立即通知已进人区间的后续列车停车,不再向该区间放行列车,通知工务部门,根据工务部门上道检查的申请,及时发布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 km/h及以下的调度命令后,准许上道检查。工务检查设备后,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列车放行条件。若不再晃车,则按160 km/h、250 km/h、常速逐级逐列提速。
现场处理
作业人员到达晃车地点后,立即申请临时天窗进行检查处理。
处理完毕后,线路达到开通条件,现场施工负责人要按照逐级提速的原则开通线路。开通线路后,人员、机具撤离至防护栅栏外,待后续列车通过病害地点,确认设备正常且经请示段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撤离现场。
后续跟进
车间主任(副主任)现场盯控处理结果,主管副段长组织专业科室到现场复核分析,制定具体措施,同时安排人员添乘。
总结与分析
晃车病害分析查找与整治流程包括:添乘检查人员应用心品味感受道岔晃车主要表现形式和具体位置并记录,以便指导现场准确查找。动态添乘将道岔区及其前后200米线路作为一个单元管理,以CPⅢ控制网或定位桩进行检查和控制,对侧向通车较多道岔应设地锚桩。重视进岔前线路,若有,应精确测量后进行全面起道、拨正。检查尖轨是否存在交替侧磨,若有,应根据速度和侧磨量确定更换标准。检查曲基本轨情况,采取加热方法矫正尖轨旁弯,线下整治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准、弯折矢距过大或过小问题,必要时进行更换。工电联合整治尖轨、可动心轨顶铁顶死或离缝过大问题,确保不出现顶死现象。检查可动心轨跟端变截面是否光带突变,进行人工钢轨修磨,将光带修正到轨顶面居中略偏内侧的位置。对道岔焊缝超标进行人工修磨。检查垫板,是否存在钢轨横移现象,若有,应全面更换磨损扣件、垫板。重点是检查转辙部分、焊头附近、岔间夹直线、尖轨、心轨限位器、间隔铁位置水平、三角坑、高低、轨向。
以上是晃车处理程序的详细步骤和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