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程序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和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操作。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拆迁程序指南:
调查核实
拆迁人首先需要前往当地派出所和房管站,搜集征地范围内的人口信息和房产状况。
通过上门走访和信息比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逐户走访
成立拆迁小组,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安置意愿。
宣传拆迁政策,解答疑惑,缓解民众焦虑情绪,构建信任。
申请拆迁
持有国家批文和拆迁方案,拆迁人向当地拆迁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
审批通过后,领取拆迁许可证,确保拆迁行为合法性。
发出拆迁公告
拆迁许可证发放后,主管部门应通过公告或其他有效方式,公开拆迁人信息、拆迁范围、期限等关键信息。
加强宣传和解释工作,消除民众疑虑,为拆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签订协议
公告发布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需在法律规定的补偿安置框架内,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协议内容应涵盖补偿方式与数额、安置条件、搬迁过渡措施以及违约责任等,确保双方权益得到明确界定。
拆迁实施
拆迁人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实施房屋拆迁。
拆迁过程中,拆迁实施单位需进行现场测定,评估机构对房屋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书。
拆迁补偿协商
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进入拆迁补偿协商阶段。
通过协商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明确安置方式、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
拆迁安置
根据协议约定的时间节点,组织拆迁工作,确保拆迁过程的安全和有序。
提供相应的安置服务,如货币安置的款项发放、房屋产权调换的房屋交付、异地安置的搬迁协助等。
拆迁后的善后工作
清理拆迁现场,恢复公共设施,确保拆迁区域的整洁和有序。
帮助被拆迁人做好房屋产权登记中的契税减免等其它工作。
拆迁许可证的续期
如果需要延长拆迁期限,拆迁人应在拆迁期限届满15日前,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可延长拆迁许可证的拆迁期限,最大延长期限为半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拆迁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