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问题线索的程序可以总结如下:
接收问题线索
方式:设立收集点接收纸质信函,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多种方式接收问题线索。
初步审核和筛选:对接收到的问题线索进行初步审核,主要判断线索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线索调查
收集证据和信息:对初步审核认为有价值的线索进行深入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和信息。
分析和判断:对收集到的证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线索是否属实,并整理分类。
制定处置方案
考虑因素:根据线索的重要性、相关方面的利益和法律政策执行能力,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方案内容:处置方案可能包括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等多种方式。
问题线索的受理和管理
多渠道来源:问题线索的来源包括信访举报、纪检机关监督执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巡视组移交的违纪问题以及其他单位移交的问题线索。
归口受理和分类摘要:信访部门归口受理问题线索,进行分类摘要后移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
处置流程
承办部门处置:承办部门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等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审批和签字:各环节需层层报批、签字,确保问题线索得到有效管控。
归档和移交
资料归档:对已解决问题进行归档,供日后参考。
移交卷宗:将问题线索的相关资料移交卷宗,确保问题线索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问题线索得到科学、高效的处理,从而改善基层治理工作,维护群众利益,提升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