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的程序安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调解的启动阶段
调解员在收到调解请求或委托后,会梳理争议的核心问题,并启动调解程序。
调解员会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并做好阅卷笔记,包括纠纷类型、产生的原因、争议难点、个人观点等。
各方陈述阶段
类似于庭审阶段,各方当事人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也可以互相补充和辩论。
调解员在此阶段会引导双方沟通,帮助理解对方的观点,并发现分歧所在。
确定共同点和分歧点
在各方陈述和初步沟通后,调解员会帮助各方明确纠纷的基本轮廓,找出共同点和分歧点。
纠纷通常存在共同点,即使当事人之间曾有过合作、协同等关系,分歧往往源于特定事件或行为。
拟定调解方案
调解员会根据纠纷的性质和争议焦点,拟定调解方案。
方案会考虑双方的利益和诉求,力求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施调解
调解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召开会议,确定调解场所,并在会议中告知各方权利义务。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引导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寻求共识,并尝试达成调解协议。
达成协议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中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员会将协议内容整理成文,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调解协议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协议的可执行性。
协议履行
调解协议达成后,调解员会跟踪协议的履行情况,确保双方按照协议内容执行。
如一方未履行协议,另一方可向调解组织提出申请,调解组织可协助解决履行中的问题。
调解记录
调解员应对整个调解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调解申请、会议纪要、达成的协议等。
调解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监督。
调解结束
调解结束是指促使双方当事人就解决争议达成一致意见或终止调解的结果。
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员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
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应告知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
通过以上步骤,调解程序能够有序进行,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