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的程序和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
离婚起诉状: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个人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
婚姻关系证明:如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
双方共同财产证明:如房产证、银行存款明细等。
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确认管辖法院
一般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在被告户口所在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则在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
提交起诉状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
法院受理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齐全,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受理案件。
法院调解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尝试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双方会签署离婚协议,案件结束。
开庭审理
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依法进行判决。判决离婚后,双方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判决
法院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或判决。如果第一次诉讼中不符合法定判离条件,且对方不同意离婚,法院可能不会判决离婚。法定准予离婚的条件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分居满两年等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情况。
上诉和执行
如果对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判决生效后,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建议
证据准备:在提起离婚诉讼时,必须具备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彻底破裂。证据包括家暴、出轨、分居等。
调解优先: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优先进行调解,以寻求双方和解的可能性。如果调解无效,才会进入开庭审理程序。
法律咨询:在起诉离婚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详细的法律程序和可能的结果,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