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核程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表达:
了解合同背景和目的
明确合同的类型(如销售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
了解合同的主要目的和双方的期望。
确认合同双方的身份、权利和义务。
核实合同主体
检查合同双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确认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签署合同的法律资格和权利能力。
检查签署合同的代表是否具备授权,是否有授权书或公司决议。
审查合同条款
明确合同的标的,确保描述清晰、具体,包括数量、质量、规格等。
检查合同中的价款或费用条款,确保金额准确、支付方式和期限合理。
核实合同履行的具体安排,包括交货地点、交货期限、履行方式等。
明确合同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是否有续约条款。
审查违约责任和赔偿条款,确保合理、明确。
检查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明确争议解决方式、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
确认合同的合法性
确保合同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确认合同中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款,如限制竞争、排他性条款等。
确保合同符合公司内部的合规要求和政策规定。
审查合同的格式和结构
确保合同条款编号清晰、逻辑合理,便于查阅。
检查合同语言是否明确、严谨,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语。
其他相关审查
对合同样本进行基础审查,识别法律瑕疵。
审查事实,包括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评估风险。
通过询问和调查,核实不确定或推定事实。
审查证据,确保事实有相应证据支持。
针对不同合同类型设置不同审核流程,确保相关部门必须审核,无关部门不牵扯进来。
发起部门提交齐全的合同审核资料,确保资料缺项时予以提示。
明确各个部门审核内容,确保审核全面无遗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合同进行审核,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并符合双方的利益。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司政策,对审核程序进行适当调整。